第299章 南鄞餘毒
關燈
小
中
大
“啊,僧秀大和尚……”
僧秀是最後一人,此時距離高臺還有數百丈,以他的修為,無論如何也不該在此時停駐,然而他淡青色的僧袍卻已是停了許久,擡起的僧鞋微微發顫,卻是怎麽都落不下來。
“前日未能勘破實在,雖然知道此是道祖殘留道基,但依然走到臺腳打坐參玄,這一遭存了翻越之意,自問也並非那一味崇古薄今之輩,不料心有執念,依舊著相。”他退回起點,黯然嘆道,“小僧終究還是靈臺不凈,只能在此處閉關殺滅心魔,為諸位檀越誦經祈福,只盼諸位能馬到功成,將我等救出苦海。”
在那幻化萬象的道基高臺上,數名少年少女之中,這頭頂戒疤,袈裟淡青泛光的小和尚伸手一指,面上神色無悲無喜,望著那袈裟在空中化為遮天蔽日的巨大乾坤,將所有視野全都遮蓋,往下一落,仿佛自成天地一般,將僧秀剎那間裹在了這小小世界裏。眾人面上的痛惜與驚愕,成了僧秀所見的最後一幕景象,但在青布完全包裹之前,景象卻仿佛突然間凝固在了這一刻,那上揚的青布袈裟落下速度變得極為緩慢,只有阮慈多少有些啼笑皆非,從眾人中排眾而出,嘆道,“到底是洞天真人,這一幕到底是真是假,連我也分不清了。”
若果這一幕不是發生在恒澤天,阮慈會毫不考慮地將其當做真實,洞天真人穿梭時空玩弄手段,其實並不出奇。但恒澤天中的一切,真人們都該是諱莫如深,清善真人如何能將手伸入此處,阮慈便是參悟不透了。但她既然到此,自然也只能順著清善真人的安排往前走去。
她步入袈裟下的那一刻,時間流速突然又恢覆正常,袈裟落下,遮去天幕的剎那,阮慈似是在青布之外聽到了自己的說話聲。她也依舊記得此時在外界看來,僧秀的狀態有多麽奇怪,青布底下牢牢捆紮著兩個人形,從輪廓來看,一模一樣,也分不清哪個是僧秀,哪個是他的心魔化身。
但此時此刻,那心魔化身並未出現,青布中只有她和僧秀兩人,想來外界看到的第二人便是她自己,阮慈也不由絕倒。忖道,“若我是心魔化身,最後的結果難道是我把他給殺了,從青布底下出來見到清善真人,從此多上一個僧秀的身份?”
她神念動處,發覺九霄同心佩並無回應,便知道自己多半是已經離開實數,不過要說殺死僧秀,這也未免有些過分,此時回想往事,也覺得玄機處處,暗道,“其實這大不敬之心,當時便已有體現,浦師兄因功法的關系,連道祖權威都不敢觸犯,說起來流明殿倘若找不出繞過這‘上下尊卑’的思路,遲早也要被伐滅的。這些年來他們都能平安無事,背後應該還有些文章,便暫且不提。”
“而其餘門派,像是小蘇、幼文他們,都是膽大包天,可見完全處在大不敬思潮之中,僧秀卻是當時已經陷入掙紮。也就說明當時無垢宗內,‘敬畏’思潮已經在廣泛傳播,連築基弟子也被沾染。僧秀之所以不敢,並不是自己缺乏決斷,恰恰相反,他願意自行渡劫,要和心魔決鬥,便說明他本心傾向於‘大不敬’,正在和宗門內的‘敬畏’思潮抗衡。”
阮慈由此想道,“倘若有一天我已成道,和其餘道祖在思潮上對抗,而且勢均力敵,誰也不占上風,那麽在這樣情況下誕生的真靈,情念中‘大不敬’和‘敬畏’的份量都是相當,是不是這般情況下,她選擇什麽才是完全基於本心?否則他傾向於何方,完全可以說是思潮之力沖刷而成,這世上到底有沒有情念完全不受幹涉,有沒有真正的本心?”
那心魔化身並未出現,僧秀依舊在這小小天地之中閉目打坐,仿似什麽也無法將他從入定中喚醒。阮慈想了半日,卻還是否定了自己剛才的念頭,“不,世上的確有真正的本心,就比如說現在,倘若我能尋到影響僧秀思緒的思潮源頭,將其掐滅,那麽僧秀生平所遇,結合他先天的性格,便成就了他獨一無二的本心。”
其實若是這樣窮究下去,僧秀的生平際遇也很可能是道祖決定,但這宇宙創世都是由陰陽五行道祖的意志決定,他人意志對其餘生靈命運的幹涉,似乎是一中必然。倘若沒有幹涉,也就沒有交流,沒有交流,彼此都是孤立的個體,那麽這宇宙也就冷冷清清,不會有新的生靈成道。宇宙大道,似乎並沒有一條路走到黑的,總是充滿了暧昧和妥協。譬如此時,阮慈便認定倘若杜絕道祖直接插手,只是間接推動修士的命運,便不算是幹涉本心。
“但想要避免幹涉本心又是何等艱難呢?便是我,不也掐斷過所有情念麽,更不說這‘大不敬’思潮就是我搞出來的。洞陽道祖本就遠遠強大過我,而且他是直接篡改了瑯嬛周天所有生靈的本心,為其強行添加了‘不可違背道祖’的敬奉之念。我若果什麽都堅持自己的喜好,那麽根本就無法和洞陽道祖對抗。”
“換句話說,如果不是在陰陽五行道祖層面就禁止道祖幹涉本心的話,這一招遲早會席卷宇宙,因為不能維持自己道域絕對忠心的道祖,絕對會死在道爭之中……但陰陽五行道祖倘若禁止了這一點,那麽情祖這些道祖該如何成道?本方宇宙倘若有一些大道註定不會誕生道祖,那麽是不是也註定會比其餘宇宙孱弱?”
無窮無盡的問題,從她心底不斷冒了出來,阮慈幾經猶豫,這才用神看向僧秀,暗道,“他本心也不知是桀驁不馴多些,還是本就對權威十分敬畏。”
這一眼望去,卻見僧秀心中,仿若明鏡,又如平湖,一念不生,卻是看了個空。阮慈不禁有些納罕,正是尋思之時,又見周圍逐漸暗了下來,仿佛回到了宇宙誕生之前的那團混沌之中。
此處她已多次來過,此情此景似乎已是完全熟識,但這番望去,又和此前有細微不同,卻是未見東華劍開天辟地,而是在無盡混沌中沈浸了不知多久,突然空中一亮,伴隨著一聲嬰啼,四周景物開始逐漸變化,從混沌而朦朧,逐漸點染出輪廓、色彩,還有些人聲遠遠近近,許多光點開始往天地之中飛入,映在僧秀心湖之中,把他臉色照得陰晴不定,忽喜忽怒,有些光點就這樣消散不見,有些卻是留了下來,開始慢慢壯大,也有一枚最大的光點從心湖中緩緩浮現。
阮慈還是第一次見到情念深植的過程,也是看得如饑似渴,不由伸出手輕輕觸了觸最亮最大的光點,指尖微微陷入其中,便感到一股執著旺盛的求生之念襲來,她恍然大悟,也覺得合理,嘆道,“這是唯一一處從心湖中升起的情念,原來人之初本無善惡,只有這求生之念,乃是與生俱來。”
其餘光點,阮慈一一觸碰,有些是歡欣親近,有些是厭惡,有些是饑餓,有些是煩悶,有些是渴睡,多數是以肉身繁衍之念為主,那歡欣念頭,也是慢慢滋生壯大,每當此念浮現,必定有一個人形接近,消滅掉其餘負面情念,因此僧秀對此人逐漸眷戀,每當其靠近便浮現歡喜。簡單直接,令人見了也不由浮現笑意。
忽忽間數年已過,僧秀周圍的世界逐漸清晰,乃是一處僧舍,原來那接近他的並非父母,而是一個老仆婦。但僧秀對她的眷戀喜悅,依舊是發自真心,和常人對待父母一般,此時他心中情念逐漸覆雜,但仍較為淺薄,隨散隨聚,休說大不敬、敬畏,便連對此方天地都是懵懵懂懂,但即便如此,也顯出自身喜愛,僧秀自幼便喜打坐參悟,不願外出玩耍,只要聆聽早晚課誦經之音,心中便自然生出平和歡喜,這或許便是天生佛緣,至少阮慈聽了,便沒什麽感覺,那誦經聲中也沒有什麽法力,僧秀身邊的其餘孩子阮慈也查看過,並無這般變化。
因他有佛緣,僧秀在七歲上便被送往上院,跟在羅漢身旁聽經認字,自然也不免對經文有所疑義,羅漢並不曾呵斥僧秀的疑惑,反而是耐心解經,更道,“僧人為自身佛,佛祖心中尋,佛祖不過是引路人而已,你心中若對佛道有自家的見解,乃是好事,不必因循守舊,否則一輩子最多也就做個護法天王,永遠都成不了未來佛。”
原來佛門將道奴喚作護法天王,倒是比道奴好聽了一些兒。阮慈聽了這話,倒是十分納罕,心道,“此時其實無垢宗真是個瑯嬛周天該有的宗門樣子,如何在短短數百年間完全調換了方向。”
再看僧秀心海之中,無形間便飄入了一點情念,就此中植下來,這情念的顏色,正是阮慈最熟悉的‘大不敬’之色,阮慈心道,“原來如此,思潮當然也很重要,但本心依舊有用。僧秀天然便喜歡這大不敬的念頭,否則這情念也無法紮根,停留一會,便又自己飄出去了。”
她心中頗為喜悅,好像對僧秀多了幾分欣慰和親近,不過僧秀自然是一無所覺,只見他心中情念來來去去,卻始終未有‘敬奉’之念飄入,自身也不曾萌發,直到眾人來到恒澤天之後,也是如此。阮慈白白看了他因眾人所起的神念,也知曉了他對蘇景行等人的真實好惡,但卻始終沒見到敬奉之念是如何誕生的,一時不由大是奇怪,“若是如此,他為什麽不敢翻越道基高臺?啊,是了,是了,正是因為他從前從來沒有這般的念頭,突然間卻又覺得道祖道基高不可攀,才會覺得自己滋生了心魔,這才如此果斷地施展秘法,要和心魔分出個高下。”
思忖之時,恍惚間已是來到了眾人翻越高臺的那一點,僧秀腦中依舊毫無‘敬奉’之念,但就在提足邁出的那一刻,阮慈忽地感覺到了一股極其陰柔的思潮之力,仿若枝蔓一般從天外伸展而來,剎那間便鉆入僧秀心湖之中,猛地紮下根去,那顏色便正是讓她極為眼熟的‘敬奉’之色!
幾乎是本能地,阮慈出手如電,將那還沒來得及誕生情念之果的思潮枝椏一把揪住,往上連根拔起!
倘若是旁人,便是能觀測到思潮蔓延,也很難將其完全拿捏,但阮慈正是擺弄情念的老手,她這一拔,那接觸到人心識念,便在剎那間生長出無數氣根的思潮,竟是連絲毫都沒有殘餘,千枝萬葉全都被抽了出來,在手心中化作一株小樹,生出一根長長的氣根,往天外連去,阮慈哼了一聲,冷道,“南鄞洲餘毒,竟連恒澤天都不放過?”
她手中一縷識念,順著那氣根往外不斷感應延展,將其不斷卷起拉拽,只覺得其後掩藏了極為龐大的根系,也已感應到自身的危機,想要斷去氣根,但有阮慈識念遮護,卻又絕難辦到,只能身不由己,不斷被扯入恒澤天中,讓她手中小樹越來越高大,這識念越來越純粹濃郁,竟將這方天地沖得波動不休,已不再穩定。畢竟,這只是築基修士的渡劫秘法,那青布袈裟可能隨時都會被思潮之力沖破!
阮慈眉頭一皺,待要將其煉成念珠,卻又抽不出神念,看了僧秀一眼,心中一動,暗道,“這敬奉之念,便是僧秀的心魔化身啊……”
此念一起,那大樹便逐漸化為僧秀長相,和僧秀相對著盤膝而坐,將所有思潮之力都收納在內,直到阮慈將最後一絲思潮扯入,又在他頭頂一指,灌了一層濃郁的太初道韻,在其體外形成封禁,這才輕噓了一口氣,輕聲道,“原來這心魔化身……竟是應在了這裏!”
她萬萬沒有想到,南鄞洲破滅時白衣菩薩所發的那道白光,居然是在此時發難,而僧秀竟成了破局的關鍵。數百年前,誰能想到,在人袋中擱置了數十年的僧秀,袈裟下竟埋藏了這樣一個驚天秘密?
正是感慨時,忽覺頭頂傳來召喚之意,知道已是功行圓滿,隨時都可離去。阮慈微微猶豫片刻,卻將這召喚暫且擱置不理,從袈裟底下穿出,往道基高臺掠去,清善真人不由分說,就令她回到此時,那麽她也自有主意,不妨乘此機會,搶在初見以前,預先拜訪一位故人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僧秀是最後一人,此時距離高臺還有數百丈,以他的修為,無論如何也不該在此時停駐,然而他淡青色的僧袍卻已是停了許久,擡起的僧鞋微微發顫,卻是怎麽都落不下來。
“前日未能勘破實在,雖然知道此是道祖殘留道基,但依然走到臺腳打坐參玄,這一遭存了翻越之意,自問也並非那一味崇古薄今之輩,不料心有執念,依舊著相。”他退回起點,黯然嘆道,“小僧終究還是靈臺不凈,只能在此處閉關殺滅心魔,為諸位檀越誦經祈福,只盼諸位能馬到功成,將我等救出苦海。”
在那幻化萬象的道基高臺上,數名少年少女之中,這頭頂戒疤,袈裟淡青泛光的小和尚伸手一指,面上神色無悲無喜,望著那袈裟在空中化為遮天蔽日的巨大乾坤,將所有視野全都遮蓋,往下一落,仿佛自成天地一般,將僧秀剎那間裹在了這小小世界裏。眾人面上的痛惜與驚愕,成了僧秀所見的最後一幕景象,但在青布完全包裹之前,景象卻仿佛突然間凝固在了這一刻,那上揚的青布袈裟落下速度變得極為緩慢,只有阮慈多少有些啼笑皆非,從眾人中排眾而出,嘆道,“到底是洞天真人,這一幕到底是真是假,連我也分不清了。”
若果這一幕不是發生在恒澤天,阮慈會毫不考慮地將其當做真實,洞天真人穿梭時空玩弄手段,其實並不出奇。但恒澤天中的一切,真人們都該是諱莫如深,清善真人如何能將手伸入此處,阮慈便是參悟不透了。但她既然到此,自然也只能順著清善真人的安排往前走去。
她步入袈裟下的那一刻,時間流速突然又恢覆正常,袈裟落下,遮去天幕的剎那,阮慈似是在青布之外聽到了自己的說話聲。她也依舊記得此時在外界看來,僧秀的狀態有多麽奇怪,青布底下牢牢捆紮著兩個人形,從輪廓來看,一模一樣,也分不清哪個是僧秀,哪個是他的心魔化身。
但此時此刻,那心魔化身並未出現,青布中只有她和僧秀兩人,想來外界看到的第二人便是她自己,阮慈也不由絕倒。忖道,“若我是心魔化身,最後的結果難道是我把他給殺了,從青布底下出來見到清善真人,從此多上一個僧秀的身份?”
她神念動處,發覺九霄同心佩並無回應,便知道自己多半是已經離開實數,不過要說殺死僧秀,這也未免有些過分,此時回想往事,也覺得玄機處處,暗道,“其實這大不敬之心,當時便已有體現,浦師兄因功法的關系,連道祖權威都不敢觸犯,說起來流明殿倘若找不出繞過這‘上下尊卑’的思路,遲早也要被伐滅的。這些年來他們都能平安無事,背後應該還有些文章,便暫且不提。”
“而其餘門派,像是小蘇、幼文他們,都是膽大包天,可見完全處在大不敬思潮之中,僧秀卻是當時已經陷入掙紮。也就說明當時無垢宗內,‘敬畏’思潮已經在廣泛傳播,連築基弟子也被沾染。僧秀之所以不敢,並不是自己缺乏決斷,恰恰相反,他願意自行渡劫,要和心魔決鬥,便說明他本心傾向於‘大不敬’,正在和宗門內的‘敬畏’思潮抗衡。”
阮慈由此想道,“倘若有一天我已成道,和其餘道祖在思潮上對抗,而且勢均力敵,誰也不占上風,那麽在這樣情況下誕生的真靈,情念中‘大不敬’和‘敬畏’的份量都是相當,是不是這般情況下,她選擇什麽才是完全基於本心?否則他傾向於何方,完全可以說是思潮之力沖刷而成,這世上到底有沒有情念完全不受幹涉,有沒有真正的本心?”
那心魔化身並未出現,僧秀依舊在這小小天地之中閉目打坐,仿似什麽也無法將他從入定中喚醒。阮慈想了半日,卻還是否定了自己剛才的念頭,“不,世上的確有真正的本心,就比如說現在,倘若我能尋到影響僧秀思緒的思潮源頭,將其掐滅,那麽僧秀生平所遇,結合他先天的性格,便成就了他獨一無二的本心。”
其實若是這樣窮究下去,僧秀的生平際遇也很可能是道祖決定,但這宇宙創世都是由陰陽五行道祖的意志決定,他人意志對其餘生靈命運的幹涉,似乎是一中必然。倘若沒有幹涉,也就沒有交流,沒有交流,彼此都是孤立的個體,那麽這宇宙也就冷冷清清,不會有新的生靈成道。宇宙大道,似乎並沒有一條路走到黑的,總是充滿了暧昧和妥協。譬如此時,阮慈便認定倘若杜絕道祖直接插手,只是間接推動修士的命運,便不算是幹涉本心。
“但想要避免幹涉本心又是何等艱難呢?便是我,不也掐斷過所有情念麽,更不說這‘大不敬’思潮就是我搞出來的。洞陽道祖本就遠遠強大過我,而且他是直接篡改了瑯嬛周天所有生靈的本心,為其強行添加了‘不可違背道祖’的敬奉之念。我若果什麽都堅持自己的喜好,那麽根本就無法和洞陽道祖對抗。”
“換句話說,如果不是在陰陽五行道祖層面就禁止道祖幹涉本心的話,這一招遲早會席卷宇宙,因為不能維持自己道域絕對忠心的道祖,絕對會死在道爭之中……但陰陽五行道祖倘若禁止了這一點,那麽情祖這些道祖該如何成道?本方宇宙倘若有一些大道註定不會誕生道祖,那麽是不是也註定會比其餘宇宙孱弱?”
無窮無盡的問題,從她心底不斷冒了出來,阮慈幾經猶豫,這才用神看向僧秀,暗道,“他本心也不知是桀驁不馴多些,還是本就對權威十分敬畏。”
這一眼望去,卻見僧秀心中,仿若明鏡,又如平湖,一念不生,卻是看了個空。阮慈不禁有些納罕,正是尋思之時,又見周圍逐漸暗了下來,仿佛回到了宇宙誕生之前的那團混沌之中。
此處她已多次來過,此情此景似乎已是完全熟識,但這番望去,又和此前有細微不同,卻是未見東華劍開天辟地,而是在無盡混沌中沈浸了不知多久,突然空中一亮,伴隨著一聲嬰啼,四周景物開始逐漸變化,從混沌而朦朧,逐漸點染出輪廓、色彩,還有些人聲遠遠近近,許多光點開始往天地之中飛入,映在僧秀心湖之中,把他臉色照得陰晴不定,忽喜忽怒,有些光點就這樣消散不見,有些卻是留了下來,開始慢慢壯大,也有一枚最大的光點從心湖中緩緩浮現。
阮慈還是第一次見到情念深植的過程,也是看得如饑似渴,不由伸出手輕輕觸了觸最亮最大的光點,指尖微微陷入其中,便感到一股執著旺盛的求生之念襲來,她恍然大悟,也覺得合理,嘆道,“這是唯一一處從心湖中升起的情念,原來人之初本無善惡,只有這求生之念,乃是與生俱來。”
其餘光點,阮慈一一觸碰,有些是歡欣親近,有些是厭惡,有些是饑餓,有些是煩悶,有些是渴睡,多數是以肉身繁衍之念為主,那歡欣念頭,也是慢慢滋生壯大,每當此念浮現,必定有一個人形接近,消滅掉其餘負面情念,因此僧秀對此人逐漸眷戀,每當其靠近便浮現歡喜。簡單直接,令人見了也不由浮現笑意。
忽忽間數年已過,僧秀周圍的世界逐漸清晰,乃是一處僧舍,原來那接近他的並非父母,而是一個老仆婦。但僧秀對她的眷戀喜悅,依舊是發自真心,和常人對待父母一般,此時他心中情念逐漸覆雜,但仍較為淺薄,隨散隨聚,休說大不敬、敬畏,便連對此方天地都是懵懵懂懂,但即便如此,也顯出自身喜愛,僧秀自幼便喜打坐參悟,不願外出玩耍,只要聆聽早晚課誦經之音,心中便自然生出平和歡喜,這或許便是天生佛緣,至少阮慈聽了,便沒什麽感覺,那誦經聲中也沒有什麽法力,僧秀身邊的其餘孩子阮慈也查看過,並無這般變化。
因他有佛緣,僧秀在七歲上便被送往上院,跟在羅漢身旁聽經認字,自然也不免對經文有所疑義,羅漢並不曾呵斥僧秀的疑惑,反而是耐心解經,更道,“僧人為自身佛,佛祖心中尋,佛祖不過是引路人而已,你心中若對佛道有自家的見解,乃是好事,不必因循守舊,否則一輩子最多也就做個護法天王,永遠都成不了未來佛。”
原來佛門將道奴喚作護法天王,倒是比道奴好聽了一些兒。阮慈聽了這話,倒是十分納罕,心道,“此時其實無垢宗真是個瑯嬛周天該有的宗門樣子,如何在短短數百年間完全調換了方向。”
再看僧秀心海之中,無形間便飄入了一點情念,就此中植下來,這情念的顏色,正是阮慈最熟悉的‘大不敬’之色,阮慈心道,“原來如此,思潮當然也很重要,但本心依舊有用。僧秀天然便喜歡這大不敬的念頭,否則這情念也無法紮根,停留一會,便又自己飄出去了。”
她心中頗為喜悅,好像對僧秀多了幾分欣慰和親近,不過僧秀自然是一無所覺,只見他心中情念來來去去,卻始終未有‘敬奉’之念飄入,自身也不曾萌發,直到眾人來到恒澤天之後,也是如此。阮慈白白看了他因眾人所起的神念,也知曉了他對蘇景行等人的真實好惡,但卻始終沒見到敬奉之念是如何誕生的,一時不由大是奇怪,“若是如此,他為什麽不敢翻越道基高臺?啊,是了,是了,正是因為他從前從來沒有這般的念頭,突然間卻又覺得道祖道基高不可攀,才會覺得自己滋生了心魔,這才如此果斷地施展秘法,要和心魔分出個高下。”
思忖之時,恍惚間已是來到了眾人翻越高臺的那一點,僧秀腦中依舊毫無‘敬奉’之念,但就在提足邁出的那一刻,阮慈忽地感覺到了一股極其陰柔的思潮之力,仿若枝蔓一般從天外伸展而來,剎那間便鉆入僧秀心湖之中,猛地紮下根去,那顏色便正是讓她極為眼熟的‘敬奉’之色!
幾乎是本能地,阮慈出手如電,將那還沒來得及誕生情念之果的思潮枝椏一把揪住,往上連根拔起!
倘若是旁人,便是能觀測到思潮蔓延,也很難將其完全拿捏,但阮慈正是擺弄情念的老手,她這一拔,那接觸到人心識念,便在剎那間生長出無數氣根的思潮,竟是連絲毫都沒有殘餘,千枝萬葉全都被抽了出來,在手心中化作一株小樹,生出一根長長的氣根,往天外連去,阮慈哼了一聲,冷道,“南鄞洲餘毒,竟連恒澤天都不放過?”
她手中一縷識念,順著那氣根往外不斷感應延展,將其不斷卷起拉拽,只覺得其後掩藏了極為龐大的根系,也已感應到自身的危機,想要斷去氣根,但有阮慈識念遮護,卻又絕難辦到,只能身不由己,不斷被扯入恒澤天中,讓她手中小樹越來越高大,這識念越來越純粹濃郁,竟將這方天地沖得波動不休,已不再穩定。畢竟,這只是築基修士的渡劫秘法,那青布袈裟可能隨時都會被思潮之力沖破!
阮慈眉頭一皺,待要將其煉成念珠,卻又抽不出神念,看了僧秀一眼,心中一動,暗道,“這敬奉之念,便是僧秀的心魔化身啊……”
此念一起,那大樹便逐漸化為僧秀長相,和僧秀相對著盤膝而坐,將所有思潮之力都收納在內,直到阮慈將最後一絲思潮扯入,又在他頭頂一指,灌了一層濃郁的太初道韻,在其體外形成封禁,這才輕噓了一口氣,輕聲道,“原來這心魔化身……竟是應在了這裏!”
她萬萬沒有想到,南鄞洲破滅時白衣菩薩所發的那道白光,居然是在此時發難,而僧秀竟成了破局的關鍵。數百年前,誰能想到,在人袋中擱置了數十年的僧秀,袈裟下竟埋藏了這樣一個驚天秘密?
正是感慨時,忽覺頭頂傳來召喚之意,知道已是功行圓滿,隨時都可離去。阮慈微微猶豫片刻,卻將這召喚暫且擱置不理,從袈裟底下穿出,往道基高臺掠去,清善真人不由分說,就令她回到此時,那麽她也自有主意,不妨乘此機會,搶在初見以前,預先拜訪一位故人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